基因商人贺建奎,天才还是疯子?
作者: 艾检测网
更新时间: 2021年01月14日 07:01:04
游览量: 118
简述:
基因商人贺建奎,天才还是疯子? -科技频道-和讯网
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诞生!
“首例”、“艾滋病”、“基因编辑”,让这则只用21个字就能概括的新闻瞬间刷屏了。这篇新闻通稿的的话题爆炸程度甚至可以和当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相媲美,更是为线下的“小团体讨论”提供了更加新鲜的素材。
但是与“屠呦呦获诺奖”相比,贺建奎这位“基因编辑婴儿之父”收获赞美的同时,收到更多的是“砖头”。
01
“基因编辑婴儿之父”
11月26日,深圳南方科技大学的科学家贺建奎宣布,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于11月在中国健康诞生。
据贺建奎介绍,基因编辑手术比起常规试管婴儿多一个步骤,即在受精卵时期,把Cas9蛋白和特定的引导序列,用5微米、约头发二十分之一细的针注射到还处于单细胞的受精卵里,采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能够精确定位并修改基因,而这对双胞胎的CCR5
基因经过修改,使她们出生后即能天然免疫HIV病毒。
根据新闻稿,“这是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也意味着中国在基因编辑技术用于疾病预防领域实现历史性突破”。
但是显然,人们对与贺建奎团队的这一“历史性突破”犹有疑问。
首先反应的就是深圳的卫生部门,深圳市卫生计生委医学伦理专家委员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正在介入核实此事。
而
艾滋病防治的专家们对此也有点懵。
深圳市疾控中心艾滋病防治科主任杨峥嵘表示,这个基因编辑技术的安全性还没有经过充分证实,而且理论上,父母都是艾滋病患者也可以生健康孩子。
清华大学艾滋病综合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张林琦对此评价道:“这事件已经远远超出了技术问题的范畴,后果不可预测,一定是伦理争论的焦点。即使技术是100%可靠,人类是否可以或应该编辑自己的生殖细胞和胚胎,(看到这个消息)绝大多数人肯定大脑一片空白,包括我自己。”
正如张林琦所讲,伦理争论是焦点。
新闻稿显示,贺建奎团队提交的基因编辑的伦理审查已经通过,其提供的文件是“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申请书”,上面显示了这家医院伦理委员会成员的签名。
但是深圳和美这家“莆田系医院”也回应说“孩子不是在医院出生,也不是在医院做的实验”,医院多位离职人员也回忆称,自己并没有印象曾在此文件上签字,也就是说这个伦理审查的文件还涉嫌伪造。
而贺建奎所在的南方科技大学针对此事也作出回应,学校和生物系对此不知情,生物系学术委员会认为其严重违背了学术伦理和学术规范。
对此,活跃在医学界以及生物界的百余位科学家在微博上发布了联合声明,强烈谴责“首例免疫艾滋病基因编辑”,“这项所谓研究的生物医学伦理审查形同虚设。直接进行人体实验,只能用疯狂形容”。
02
疯狂天才
如果不是“基因编辑婴儿”的事件,一般人可能根本就不知道贺建奎这个人是谁,但是在基因测序业内,他倒是很“红”。
根据百度百科,贺建奎是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实验室用物理、统计和信息学的交叉技术来研究复杂的生物系统,研究集中于免疫组库测序、个体化医疗、生物信息学和系统生物学。
这样的介绍很官方,而根据与其共事过的业内人士的评价,贺建奎“就是马斯克”,“如果用三个词那就是:
聪明、疯狂、天才,太适合他了”。
可能就是这份“聪明”、“天才”的劲头,吸引了时任南方科技大学校长的朱清时。在南科大建校之初,朱清时对南科大的教职人员的选拔是在全球范围内的,为此朱清时也多次去美国“拉人”。
贺建奎大约就是彼时与朱清时取得联系的,那时生物物理学博士毕业的贺建奎正在斯坦福大学生物医学系从事基因测序的博士后研究。
朱清时对贺建奎颇为赏识,“很年轻、很有思想”的贺建奎虽然没有大学教职经验,但是最终还是被朱清时破格聘为南科大副教授。